人生在世,每日總會發生很多事。有些是自己可以預計、控制,有些則不然,這未能預計的事,人們稱之為意外。即使可以預計及控制的事情,人可以控制的範圍仍然有限,有很多不能控制的外在環境因素可以影響最後結果。而可以預計及可控制的事情,亦只限於自己能力範圍以內。
的確,量力而為這一詞可圈可點,辛辛苦苦儲錢3年,將全數30萬用於婚禮新人亦可大聲疾呼 “我們是量力而為”。既然知道「量力而為」,哪「豐儉由人」該不會陌生。不過,每人的家庭背景、價值觀亦不一樣,其是否真的量力而為,很難一概而論。畢竟,主觀的心與客觀的事可能是兩碼子的事。
正如舊文所述,鄙人對現在本港婚禮/婚宴文化的行銷風氣沒太多好感,難道不跟著formula & check list就不會幸福嗎? 答案肯定不是!!! 但在此不贅述了。
不時提醒自己『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不敢毀傷。』,好好愛惜、保護自己亦是為人子女對父母的一種責任,最少不讓他們擔心。哪身旁的另一半呢? 既是另一半自是待如己身,不敢有損。俗語﹕『人地都有亞媽生架!』,你是你娘的掌上明珠,難道人家不是家中『金笸籮』? 男友自願打十多小時工去儲錢結婚,自問辦不到。男友曾半開玩笑的問及想逢星期六、日多找一份兼職,我說我在家會坐不安、睡不著。想到在家安睡時,你為了我的生活可過得好一點,還在外頭打拚。怎麼睡得著? 每天工作10小時還不夠累嗎? 我可捨不得用這些錢,而且這些錢賺不來的。弄一個積勞成疾,豈不是弄巧成拙? 我又該如何跟你媽交待? 醫療費或許比薪金還要多又該怎辦? 更何況,連你放假的時間我亦捨不得要你陪伴去行街、看戲,希望你盡量爭取時間休息。哪為什麼要用休息時間去打工? 怎不用來陪我? 我們的budget亦早足夠有餘,不用特意籌謀。
比較和體面這玩意是心魔,是沒完沒了的,幸好我們的父母都只想簡簡單單,太隆重舖張只會害苦了他們;亦幸好我父母沒有要求一筆巨款禮金。近日友人跟我說她媽媽要求的禮金額﹕嘩! 聽完也嚇一跳,看來伯母想拿來做買樓的首期。友人沒跟她男友說這事,她想再跟她媽好好的談一談。不論擺酒、禮金或其他婚禮安排,担白的將自己的預算和期望告知父母,再與他們的期望好好磨合,最終一定能找到共識。
若因為賺錢結婚,而令紅事變白事,肯定沒一個為人父母者願意見到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