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天.《我們最幸福 — 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其實這本書剛出版時已想看,但一直遲疑著買不買,碰巧遇上減價才買,買回家又擱了一陣子才敢看,因為我知道我準會邊看邊嘆息邊掉眼淚。第一次看關於脫北者的書是中學時看的《金賢姬自傳》,初看到這書名直覺金賢姬是韓國人名字又是自傳,從書背簡介中得知金賢姬原來是其中一位炸毀南韓客機的北韓女間諜。間諜,剛看完《蝴蝶君》小說(後來才知道先有電影後有小說)被「間諜」這個神秘又奇怪的職業吸引,於是不假思索的買回家。讀後又是震撼又覺匪夷所思,因為認知上知道北韓是共產主意國家,幾乎無任何經濟活動、人民生活窮困,猜想窮困的程度頂多跟中國差不多。但原來不單吃不飽穿不暖,尼龍竟是上等的衣料,即使在平壤也沒幾輛汽車(只有高級黨幹部/接待外賓才有汽車)...這根本比中國落後很多很多年。

其後我一直留意著韓國及德國這2個分裂成南北西東的國家的新聞。在這樣的前設下,我對關於脫北者講述在北韓生活的消息有一定程度懼怕,因為一定會提及90年代大饑荒、大量死亡,所以才處於對這本書處於買與不買、讀與不讀的遲疑間。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中譯:我們最幸福 — 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Barbara Denick 芭芭拉.德米克  著         黃煜文  譯           HK$106.4(原價: HK$133)

幸而書內故事被作者Barbara Denick寫得像小說一樣,至少前半部還不至太摧淚。直至學生們開始接連沒再上課,一個個瘦弱細小的身軀因為領導人的苛政暴行在世上消失;而對政策抱懷疑、覺醒的人民則嘗試逃離這可怕的國度,展開新生活。不管是否能適應新生活,總比過去連思想也操控,惶惶不可終日亦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強多了!特別喜歡美蘭與俊相的故事,青澀的初戀在物資缺乏的北韓依然純真甜美令人難忘。

驚訝於南、北韓的文化經濟相差五十年之多,南韓人的人均所得是北韓人的十四到五十倍左右;驚訝於南韓政府的謹慎細心、有遠見,聘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及教育人士研究如何讓脫北者順利融入南韓社會。設立「統一院」讓脫北者學習在南韓生活的各種技能,還有每年遞增的財政撥備以預備用於日後兩韓統一。

北韓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之一,希望用眼睛見證這一切,哪怕待在平壤的樣板城市,總有一點點蛛絲馬跡讓人發現。然後有生之年能看到兩韓統一,真誠希望北韓人民最終能過好日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