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惜福

近日喜愛的飲食節目是肥媽Maria Cordero的《搵食》,內裡有一小節叫「入屋搵食」是肥媽會上一位觀眾家裡搵食,利用觀眾家雪櫃裡吃剩/現在的食材即席烹調成另一道菜式。相信大家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吃剩的菜式,即使下一頓翻熱放在飯桌上,也絕不討好,畢竟已經是第二頓吃吧!除了覺得再吃第二頓有點膩,貪新鮮的人性特質多少也傾向吃新鮮的飯菜,於是剩菜終究也是剩下來。2人的飯菜比多人家庭更難預份量,我就經常為吃剩的餸菜如何重新烹調上桌而傷腦筋。肥媽這個環節不但響應環保、不浪費之餘,亦盡顯創意。在農曆新年前播出亦別具意義,想是希望大家佳節當前亦不忘珍惜食物。

『一班丹麥名廚合作推出了一本「Anti-waste Recipe」就是敎大家把剩餘食物再製作新菜式的食譜。而英國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彭德森(Owen Paterson),就曾公開呼籲全國減少食物浪費,名廚和超市都應該要有行動。英國商店近年想到一個法子,便是推出鼓勵減少過度購買食物的措施,把消費者最難捨棄的「買一送一」優惠,改為「Buy one, get one later」,即是同樣有買一送一,只是第2件貨品並非當天取貨,留待日後取,以免囤積家中過期。

北京有餐廳響應「光盤行動」主動把菜式份量減少,「半份菜」其實分量足夠吃飽已可,何必為面子而浪費食物呢?』資料截錄自經濟日報。

其實人們都開始意識到如何減少浪費食物,這些概念真的很不錯,尤其是「Buy one, get one later」這點子真的很不錯。因為平常買一送一或者$35.9/ 2份(原價$20一份),總之平一點令你覺得買2份划算一點,但買的時候要想清楚是否能趕在「食用日期」前食用,又不怕悶不怕膩吃掉2份才好買,不然吃不完丟掉了才可惜,總之量力而為。至於食用日期方面,也不是一味只挑最遲的食用日期才是好的,根據自己的食用時間去選購食品才是負責任、愛地球、環保的行為,相關舊文《生活小備忘》。我自己呢,就逢星期五六把雪櫃內的食物吃清,星期日再買過新的就最開心!

臨近過年,今年也不敢多買年糕,只買了一盤美心蘿蔔糕及八珍的黃糖小年糕,我同事送了半盤自家造的馬蹄糕(對呀,只有半盤呀,不要以為送半盤很寒酸,其實是一份心意而已,而且份量剛剛好。)及男人的同事送來了一盤酒樓的蘿蔔糕。今年應該可以在農曆新年假期內吃完所有糕點,不用吃到新十五,呵呵!希望大家也能過一個惜福又開心的新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