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愛的飲食節目是肥媽Maria Cordero的《搵食》,內裡有一小節叫「入屋搵食」是肥媽會上一位觀眾家裡搵食,利用觀眾家雪櫃裡吃剩/現在的食材即席烹調成另一道菜式。相信大家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吃剩的菜式,即使下一頓翻熱放在飯桌上,也絕不討好,畢竟已經是第二頓吃吧!除了覺得再吃第二頓有點膩,貪新鮮的人性特質多少也傾向吃新鮮的飯菜,於是剩菜終究也是剩下來。2人的飯菜比多人家庭更難預份量,我就經常為吃剩的餸菜如何重新烹調上桌而傷腦筋。肥媽這個環節不但響應環保、不浪費之餘,亦盡顯創意。在農曆新年前播出亦別具意義,想是希望大家佳節當前亦不忘珍惜食物。
『一班丹麥名廚合作推出了一本「Anti-waste Recipe」就是敎大家把剩餘食物再製作新菜式的食譜。而英國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彭德森(Owen Paterson),就曾公開呼籲全國減少食物浪費,名廚和超市都應該要有行動。英國商店近年想到一個法子,便是推出鼓勵減少過度購買食物的措施,把消費者最難捨棄的「買一送一」優惠,改為「Buy one, get one later」,即是同樣有買一送一,只是第2件貨品並非當天取貨,留待日後取,以免囤積家中過期。
北京有餐廳響應「光盤行動」主動把菜式份量減少,「半份菜」其實分量足夠吃飽已可,何必為面子而浪費食物呢?』資料截錄自經濟日報。
其實人們都開始意識到如何減少浪費食物,這些概念真的很不錯,尤其是「Buy one, get one later」這點子真的很不錯。因為平常買一送一或者$35.9/ 2份(原價$20一份),總之平一點令你覺得買2份划算一點,但買的時候要想清楚是否能趕在「食用日期」前食用,又不怕悶不怕膩吃掉2份才好買,不然吃不完丟掉了才可惜,總之量力而為。至於食用日期方面,也不是一味只挑最遲的食用日期才是好的,根據自己的食用時間去選購食品才是負責任、愛地球、環保的行為,相關舊文《生活小備忘》。我自己呢,就逢星期五六把雪櫃內的食物吃清,星期日再買過新的就最開心!
臨近過年,今年也不敢多買年糕,只買了一盤美心蘿蔔糕及八珍的黃糖小年糕,我同事送了半盤自家造的馬蹄糕(對呀,只有半盤呀,不要以為送半盤很寒酸,其實是一份心意而已,而且份量剛剛好。)及男人的同事送來了一盤酒樓的蘿蔔糕。今年應該可以在農曆新年假期內吃完所有糕點,不用吃到新十五,呵呵!希望大家也能過一個惜福又開心的新年。
脫軌生活
這陣子病痛特別多,先是臨近考試前患了重感冒2個星期,吃了藥每晚溫習不夠30分鐘便極渴睡與平日越夜越精神真係判若兩人。唉,都未去到最衰,然後下顎的關節無端移位(鬆脫,也不知該怎形容),也不知是關節發炎、韌帶鬆弛還是脫關。西醫說是發炎,吃光4日後病情仍然反覆,時痛(麻痺),有時又沒事一樣,到今日剛好一星期......都不知該說什麼好。
其實在感冒期間,嘴嚼食物時,下顎的關節偶爾也會發出聲響,之後越發頻密,伴隨而來的痛楚亦不加劇,是感覺到關節輕微移位又瞬間回復原狀。我以為只是肝火上升沒大的,直至上星期2下「啲、啲」,痛入心菲完全吃不下東西(當時我在吃燒肉米粉)。醫生說是發炎喎,一星期不要吃太硬、太難嘴嚼的食物,不要吃油膩煎炸熱氣的東東。哼哼,那晚還要考Oral Exam,我卻連嘴巴也將不開,說話像「含住個欖」。由於課程時間緊迫,根本沒時間安排補考,只得硬著頭皮忍痛考試,托福合格之餘成績也能見人。
頭兩天每天3頓也吃肉碎粥,自己有病沒法子,可憐男友也跟著我一起吃肉碎粥伴鬆糕,任他怎吃也總是吃不飽。之後試中午試叫外賣雲吞河,這家麵店平常是不會吃的,因為它出品的不是河粉,是河粉碎,沒牙的公公婆婆也能放心吃的那種。晚上買飯盒給他,自己煮水餃吃,雲吞跟水餃也先分成幾小份才吃,像幼兒一樣,說穿了,雲吞水餃弄破了餃皮還不是肉碎。基本上都沒嘴嚼,是吞下食物的,希望下顎康復後不要到胃出事才好!這幾天吃大家樂的腸仔炒蛋蘿蔔糕配麥皮,原來大家樂的麥皮又香又滑很好吃(哈哈,不過以我的肉食個性,康復後肯定不會再吃),腸仔蛋及蘿蔔由於沒有纖維,所以切成十多小份的話,也能吃上一點。
最糟是媽咪生日那晚,妹妹說吃素食西餐,不好意思掃興......總不能叫一家大小跟我一起吃粥吧?點了一個青豆蓉湯及日式燒汁豆腐雜菌配飯,明明不是risotto偏偏al dente,根本一湯匙也吃不下,還好本意只是想吃一點點豆腐。al dente的飯取得小姪兒歡心,小小人兒差不多吃掉半份飯哦。最後分了一點媽咪的番茄醬千層麵,用湯匙把麵皮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米一般大小,光忙著切麵皮都有夠累。
只能以肉碎粥、雲吞河、水餃、通心粉及湯飯裹腹,蔬菜及肉片等有很多纖維的都不能碰啦。湯飯也要有多湯的才能吃,像今午的湯飯,開動時湯已被飯吸光了,吃的時候倒沒什麼...午後下顎關節又開始麻痺,原本今早能張開多一點的嘴巴又張不開,又有點口齒不清。
說要再看醫生...其實也不知該看哪個專科,有說牙科、有說骨科、有說物理治療、跌打,也有人說該多看一個西醫尋求second advice或會轉介專科,人都瘋了。不知這脫了軌的生活何時才回覆正常?

頭兩天每天3頓也吃肉碎粥,自己有病沒法子,可憐男友也跟著我一起吃肉碎粥伴鬆糕,任他怎吃也總是吃不飽。之後試中午試叫外賣雲吞河,這家麵店平常是不會吃的,因為它出品的不是河粉,是河粉碎,沒牙的公公婆婆也能放心吃的那種。晚上買飯盒給他,自己煮水餃吃,雲吞跟水餃也先分成幾小份才吃,像幼兒一樣,說穿了,雲吞水餃弄破了餃皮還不是肉碎。基本上都沒嘴嚼,是吞下食物的,希望下顎康復後不要到胃出事才好!這幾天吃大家樂的腸仔炒蛋蘿蔔糕配麥皮,原來大家樂的麥皮又香又滑很好吃(哈哈,不過以我的肉食個性,康復後肯定不會再吃),腸仔蛋及蘿蔔由於沒有纖維,所以切成十多小份的話,也能吃上一點。
最糟是媽咪生日那晚,妹妹說吃素食西餐,不好意思掃興......總不能叫一家大小跟我一起吃粥吧?點了一個青豆蓉湯及日式燒汁豆腐雜菌配飯,明明不是risotto偏偏al dente,根本一湯匙也吃不下,還好本意只是想吃一點點豆腐。al dente的飯取得小姪兒歡心,小小人兒差不多吃掉半份飯哦。最後分了一點媽咪的番茄醬千層麵,用湯匙把麵皮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米一般大小,光忙著切麵皮都有夠累。
只能以肉碎粥、雲吞河、水餃、通心粉及湯飯裹腹,蔬菜及肉片等有很多纖維的都不能碰啦。湯飯也要有多湯的才能吃,像今午的湯飯,開動時湯已被飯吸光了,吃的時候倒沒什麼...午後下顎關節又開始麻痺,原本今早能張開多一點的嘴巴又張不開,又有點口齒不清。
說要再看醫生...其實也不知該看哪個專科,有說牙科、有說骨科、有說物理治療、跌打,也有人說該多看一個西醫尋求second advice或會轉介專科,人都瘋了。不知這脫了軌的生活何時才回覆正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