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乾燥: 身體髮膚滋潤品

Badedas Original Rich Bath Gelee 寶滴淋浴露

踏入初秋天氣開始乾燥便要轉用更滋養的淋浴露,我的選擇是寶滴淋浴露 (特價HK$39.9/300ml),主要成份從七葉樹果提煉,性質溫和滋養又不傷皮膚。從前男人往往投訴其他淋浴露用後皮膚乾燥得發癢,現在便沒有這個問題︳不過,寶滴是濃縮的淋浴露,只需倒出約一毫子的份量便足夠,但男人又說很難控制,經常倒多過所需份量。也是開架品牌,在各超市及個人護理店也有售。




Glysomed body lotion


這是朋友從加拿大買回來的,網上不是沒有水貨,但交收麻煩,郵寄運費貴或面交難夾時間。還是朋友最好,知道我一直用這品牌(相關舊文),回加拿大探親時買回來給我。

馬油Hand Cream

馬油產品有平有貴,這hand cream是在Jusco Living Plaza買的便宜版($12/50g),可別少看這便宜貨滋潤度也是絕對足夠的。Hand cream在冬天消耗量大,總要有平有貴夾雜使用,不然荷包會重傷。介紹了同事試用淡黃色(產自日本)的潤手霜,她們也沒預計到效果挺不錯。尤其一位同事的丈夫每逢冬天手部皮膚非常乾燥再加上工作關係皮膚偶然裂開流血,試了多個品牌的潤手霜亦一樣乾至龜裂,但今年他用了這馬油hand cream後手部乾燥的情況大大改善也沒再龜裂了,同事很開心呀!由於淡黃色(產自日本)的hand cream踏入秋冬便經常缺貨,遇見有貨時,一買便是7-8支。她們知道我是大手入貨的,若在Living Plaza買不到便會向我買。

左手邊淡黃色的是產自日本,質地稍微稠密滋潤多在冬天使用,踏入秋冬經常缺貨;右手邊白色的產自越南,質地偏水潤適合夏天使用。

馬油Foot Scrub Cream & Foot Cream

同樣購自Jusco Living Plaza的便宜貨(磨砂及潤足霜各HK$12/25g),但功效絕不比大牌遜色,性價比高。磨砂粒子幼細,清潔及去死皮之餘又滋潤,用後沒有繃緊的感覺。有時單用粗鹽作磨砂,用後皮膚較乾燥有點兒繃緊,這個就沒有這情況。因為夏天穿涼鞋的關係,要保持足部靚靚,所夏天比冬天用得更頻繁(說穿了就是人懶囉)。


左邊的是磨砂;右邊質地較creamy的是Foot cream。Foot cream還是這種creamy膏狀的最棒,若用hand cream質地...唧或泵出來的cream/ lotion對於足部的滋潤度是不夠的哦,也有可能是我的腳太乾了。Foot cream也是秋冬經常缺貨的項目,所以不妨多買2件在家備用。

Yanagiya 柳屋本店杏桃護髮油及化粧水

秋末在百佳發現這支Yanagiya Apricot Oil Hair Water 柳屋本店杏桃油之化粧水(HK$66/170ml),本著柳屋本店的名號買回家試試。說是天然的杏桃油但看上去樽內的液體質感偏向水狀再配上噴霧型的噴頭,像是一般噴裝的髮尾油。洗髮後用毛巾把水份吸至半乾濕,直接噴在頭髮上(習慣上避免直接噴向髮根),淡淡的杏桃香味很清新,再用手將頭髮搓揉讓化粧水均勻吸收。頭髮乾後,化粧水已經完全吸收,也不會有油膩的感覺,頭髮即時順滑感覺很棒!

及後偶爾在 iSquare內的Vivo Plus看到這支同系的護髮油,原來是2009及2010年日本Cosme Best Cosmetic Awards - Hair Care Category的第一位,而且時已入冬,更沒有不帶回家的道理。使用方法大致相同,習慣放2滴在掌心,雙手輕搓再搓揉在半乾濕的髮絲。用後髮絲清爽柔順、不油膩,誠心推薦!現在冬天逢三、日使用化粧水,其餘日子均用護髮油,日子有功,有時忘了噴用化粧水或護髮油,頭髮依然順滑,抵贊!


If the city is dying, ...

很久沒看翡翠台的我竟然每晚回家會把電視轉向翡翠台,為的就看《天與地》(英文名:When Heaven Burns)。但很多時總會有幾集因為外出吃飯、夜收工看不到,到有時間去myTV觀看時原來已經錯過了觀看期限。人生就是這樣,當你再無任何期待時,突然間又給你希望,然後又會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

如其他劇迷一樣,大結局後若有所失,然後TVB竟史無前例的把30集重新upload上myTV,人生真的充滿驚喜。生命無take2,做人唔同電腦,唔係每次也這麼好彩可以再Restart一次,有機會restart要好好感恩。雖然劇集已播畢,但留下的實在太多,吃人的震撼話題、反映社會現實、捍衛價值觀、勵志、年少情懷、友誼、多角度愛情觀及必爆的精鍊金句。

今日想談談關於價直觀方面的體會,其實即使沒有這齣戲,大家也知道我們的社會有重病,深層次矛盾越演越烈。我只唸過簡單的經濟學,大道理不懂也不會說,只一直也覺得資本主義是現今眾多(我認識的)主義中最可行的。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看怎運用而已;到底是人類輕視每行一步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對環球的影響,還是低估了人性的貪婪、良知與價值觀的失守? 金融海嘯引發環球經濟衰退,很多人開始反思經濟體系及社會的不公義行為的源頭,引發『佔領華爾街』行動。看時事節目除了訪問在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參與『佔領華爾街』行動的成員,亦有人物專訪,值得留意有大企業的高層因為不值股東所為,辭職自資在中環開二手書店;有財經分析員轉營社會企業。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班人想歪了「轉左牛角尖」,放棄高薪厚職去做些無利可圖的工作,因為被視為傻子/偏激份子? 但他們只想實踐自己的理想,尋求對自己更好的生活,憑什麼去否定他人的價值? 就憑所謂的主流價值? 我一直想問,點解表達不同的意見、提出不同的觀點會係擾亂社會和諧? 點解維權、嘗試探究更加理想的社會會被標籤為激進份子? 點解偏向權貴、tycoon的就是德政要盡快通過;有利社會民生的政策就要左調查右咨詢,拖三五七年都不能通過?

然後,又為了不被主流價值邊緣化,而順從、依附這個腐敗、不合時而的主流價值,即使要放棄自己的價值觀或埋沒良心也在所不惜,盲目追求所謂的和諧社會。這不就是大家年輕時曾經蔑視的「老油條」? 現在變成自己的生活寫照,夠諷刺吧?!! 縱使我不斷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去感受及體諒身邊的事物,但有時仍不免受主流價值所影響。現實中,如果天堂火蠟你肯定唔會好似火鳥,燃燒後得以重生,而係絕對無人可以獨善其身。或許可以考慮,在生活的無奈、掙扎把大家的意志磨滅、荾角磨平前,把良知、價值觀及心中那團火真空保存,待你有日在迷失中有所領悟或又再遇到一齣好戲時,可以即時解開包裝重新上市;或直接良知等投射在一個像葉梓恩的人身上,讓那個有良知、有立場的自己以另一個形式繼續生存,至少仍會為了他/她去做好人/好事。




The city is dying? I doubt but I absolutely agree that the city have a serious disease.



天與地 When Heaven Burns trailer 1.mp4


天與地片尾曲-年少無知(完整版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