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坦誠相對

臨近好友生日,照例相聚食飯,惜這年鄙人最怕的便是友聚。幸好,這次還有另一位舊友,不然我怕相對無言時,鄙人可能連不該說的都說了或因生怕講錯說話、說漏口風,整晚如坐針氈。雖說真正認識我的人都知這個可能性發生的機會率微乎其微,但我亦不願冒任何風險。即使是最親密的好友,為了讓她生活稱意不要自怨自憐、胡思亂想,也只好硬著頭皮把嘴巴封了為她保留些生存空間。同時亦為另一位好友 — 他,保留一些私隱。

「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這些話真的說不出口。分手的男女,如果分手後做不成朋友的話,敬請永遠不要向朋友打聽對方的近況。

人大了、經歷多了,總會世故的把話只說七分,或避重就輕的說,總之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坦誠相對。有時我會想﹕坦誠後,無法再相對的原因並不是無法再面對跟自己坦白的人,無法面對的人其實是自己。無法再坦然面對跟你坦白的人,是因為面對他就好像每分每秒提醒着我的不完美、我的缺憾;面對他又怕坦白的他再發現並直接指出我的不完美。

真相永遠是殘酷的,何不把殘酷的真相留在心裡好了。


收視亂評

其實一直不太明白哪些收視是怎計算出來的? 認識的人當中,很多人均不看三色台的無聊劇集及綜藝節目,但它的收視率依然高企,都說是慣性收視。但普羅大眾都有選擇權,收視怎會是慣性? 而且A台有某些節目亦甚有水準,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總不會只得幾點收視這樣難看吧?!!技不如人捱打無所謂,但若輸在收視統計有欠公平,這樣輸便不值。

平日只會看三色台的英文劇集,近來發現原來大部份同事的父母均愛追看A台的韓劇。無他,A台於晚間黃金時段所播的韓劇劇情更合乎情理、有血有肉,更切合現實生活的爭扎與無奈。而且演員大多電影或戲劇系畢業,演技有水準有深度,絕非那些空有外貌、零演技之輩。

除了劇集,三色台時事節目的題材一直只是中規中矩,即使找到好題材但只會在無關痛癢的問題上打轉,不敢觸及問題的核心。莫說籌辦,連報導/轉播一些較政治敏感的新聞或節目,三色台也過份嚴謹的自我審查,刪剪或修改觀點。而A台或許是因為沒什麼可以再輸的關係,時事節目不斷創新求變,即使資源有限仍可看到其誠意。好像現在逢星期五播映,由A台製作、胡恩威監製及主持的時事通識節目《我要做特首》,一個有誠意、有深度、有分析、有前瞻性的節目。節目內提出的立論/論點不但情理兼備亦有論據支持,並非歪理或嘩眾取寵。可惜看後會所反思的又有幾人? 是否包括我們的高官?

Forget about this! 我想得太多又瘋言瘋語!

有女萬事足: Spay 後

手術已經成完成,已拆線,現在的小咏之已回復精靈生猛。

手術那天抵達診所後,如常替小咏之磅重,連袋重4.6kgs減去袋重1kg,即咏之重3.6kgs。嘩,好驚人的數字,明明已減口糧份量,她看上去好像清減了一點。點解會咁重? 看來康復後,她要繼續努力。

入到診療室,何醫生問會不會替咏之驗血及吊鹽水,她說若7歲以上的貓則硬性規定必須驗血,但咏之還年輕所以可自行選擇。吊鹽水則會在手術前、中及後替咏之吊鹽水有助穩定血壓。雖然之前都沒聽同事說過,網上亦沒聽說要驗血及吊鹽水。但考慮到驗了血較安全及(大吉利是)萬一日後有事需要驗血可以用這報告作為比對,所以最後還是決定驗血。至於吊鹽水,雖然大家都說spay是個小手術,但人做手術也要吊鹽水,我想囡囡亦應該得到相同待遇,所以也一併選擇了。驗血$500(package包括的項目較少),吊鹽水$400。等了一會,驗血有結果,一切指數正常惟獨白血球稍微偏高,醫生說她發覺年幼的貓狗都有這現象所以不用擔心。估計晚上7時許便可接回咏之,簽好文件後便回去工作。



等待驗血報告的5分鐘,彷如等了5年般......真是個緊張大師!



下午4時左右收到電話說咏之已經醒了,晚上7時許可接她回家。(不知是否因為太緊張? 聽電話時竟然聽錯護士小姐說咏之已經死左…(驚嚇)…我故作鎮定問: 「吓? 唔好意思聽唔清楚。」。之後護士小姐說: 「咏之已經醒左!」。嚇死死人!)如是者,過了幾個忐忑的小時後,放工接小咏之回家,埋單HK$1682。護士抱她出來時,她神情呆滯或許因為麻醉藥的藥力還未完全退卻。護士小姐說只可餵平常食量的1/3,怕麻醉藥藥力未過又吃得太飽她會吐。2小時後,見她精神好了一點,便讓她吃罐頭(三才的吞拿魚+鰹魚)。衰女一見到罐頭就精神百倍,可能唔舒服的關係,平常分2次便吃光,這晚分了3次才吃光吞拿魚。



帶collar的她像不像村姑?


手術後的首3天,因為身體不適她都只是吃飽便昏睡,睡醒便吃。要上床睡覺或落床吃飯只需喵(召喚)男、女僕人抱她直達目的地,這幾天我與男友都累壞了。她突然愛待在男僕人買的2用屋內休息,這是前所未有的,但晚上還是要跟我們睡在一起。頭幾天的喵聲也只小聲小氣我見猶憐;手術後第4天至第9天,叫聲大了一點但還跟平常不一樣,開始肯走動卻不太活躍;第10-12天,不論叫聲或活動能力已經回復得七七八八。惟一明顯的轉變是她比手術前更黏人,總之女僕一定要在視線範圍內,在視線範圍以外則要高聲召喚。譬如說,我坐在床上看書/睡覺,就一定要緊貼媽咪的肌膚;我走到那裡,她都會在我5步之內;換衣服預備返工或出街,她會狂抓我的衣服/牛仔褲(汗);見我已換好衣服,則蹲在大門口好像不想我外出的樣子。現在每天早上要比之前早15分鐘起床才不會遲到。



拆線後的第2天,開始回復活潑生猛。



終於等到我家的大日子 — 拆線日,何醫生首先檢查傷口的癒合情況,傷口癒合得蠻不錯,一剪就拆了線。原來所謂『拆線』,只是把固定傷口縫線的大縫線剪掉,剪的過程不用5秒。醫生贊小咏之的臉蛋及毛髮乾淨,即使2星期沒有舔毛也很乾淨。這個當然,女僕人不會讓她咏之髒兮兮,每天也替她清潔眼屎及梳毛。回家後,咏之靜靜伏在一角良久沒動,好像有點悶悶不樂,於是便讓她吃最愛的罐頭。果然一見罐頭就精神,為食妹! 拆線後,咏之的活動力明確好轉,現在已經回復到未做手術前一樣。雖然她黏人的情況實在跨張,但男、女僕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好用又便宜的有機產品: Avalon Organics

生活上吃的、用的也盡量選用有機及公平貿易產品。有人說我怕死,ok,你就當我怕死,我也省得爭論。用的(尤其用在身上的),我的皮膚敏感容易出紅疹或不知明的疹,總之很小事也會引起過敏反應。看皮膚科醫生傷銀包,塗藥膏傷皮膚,真係有苦自己知。吃的更不用說,身體是沒有使用說明書的所以要小心保養,幾十年留留長吃壞了、用壞了沒有人會可憐你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真正相信的有幾人就不得而知,會做的又更加少。

不過,有很多有機用品、護膚品價錢都很貴,爾等打工仔總不成動輒花二、三佰買1支淋浴露、洗髮水或護髮素。那些星期日農墟的產品更天然、簡單,價錢亦更划算,但總要在星期日去農墟才買得到不太方便。這些日用品消耗量得大,想要較為便宜、大眾化的價錢又方便購買的話,開架有機產品會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開架貨亦不比專門店的差。至少,沒有化學物SLS(就是說不會起泡泡, 很多人也不習慣)及防腐劑paraben。同事說因為懷孕的關係想轉用有機產品,問到有什有機品牌推介。雖說是「臨急抱佛腳」,總好過連佛袓爺爺的腳趾尾也不碰一下!

基本上都是用這幾個牌子: Avalon, Florame, Jurlique等,最常用的要算Avalon Organics。Avalon每件產品含超過70%有機成份,雖然不是完全有機產品,但勝在價錢最划算。我喜歡用Lavender Bath & Shower薰衣草沐浴啫喱$29.9/355ml,因為不含SLS所以用起來沒很多泡沫,用後亦不會很乾燥。除了薰依草,我也喜歡依蘭依蘭,這兩個香味也精神為之一振。



其實我不太喜歡很濃香的Body lotion,人家送我的伴手信沒法子,但自己買的多半是沒有香氣,就正如不喜歡有香氣的護生用品一樣。所以只會用Aloe Unscented hand & body lotion蘆薈手部和身體乳液 $59.9/ 340g,這個夏天用的話尚可,但冬天則不太夠滋潤。

冬天用什麼好? 冬天可以用香薰油,嫌貴的話,可以用去藥房/萬寧/屈臣氏買橄欖油塗身。洗澡後,把身體上的7成水份抹乾(濕度因人而異),再把適量橄欖油塗在身上。不論是香薰油、橄欖油或是BB油均需要水份作為媒介才能被皮膚吸收,否則只會停留在皮膚表面,所以才會覺得很油膩。香港一般天氣,初冬還不需要用到橄欖油,而lotion又不夠滋潤,可試試把一兩滴香薰油/橄欖油混在Lotion內一起塗。而我呢,就多數混數滴香薰按摩油在lotion內,順便按摩嘛! 聽說橄欖油還可以用在預防/減少妊娠紋,但我還沒有生過小孩不知實際功效如何,但有朋友說效果蠻不錯就是啦!

由於在夏天頭皮的油脂分泌旺盛,也會用Avalon的茶樹洗頭水($49.9/325ml)及護髮素($54.9/325ml)。茶樹含殺菌功效,能深入清潔毛孔污垢、控油,亦能防止毛囊堵塞。幾十塊一瓶洗髮水、護髮素或淋浴露,真的很划算!


Avalon Organics在各大型的屈臣氏個人護理店有售,而Lavender Bath & Shower薰衣草沐浴啫喱則在各大百佳超級市場有售。

生命誠可貴,塗鴉價更高

連日來3單虐殺小貓案,幾經傳媒及社會大眾的壓力下,警方才免為其難找CID調查。在尖沙咀行人隧道等公眾地方出現的肖像塗鴉卻立即出動重案組調查。誰說生命無分貴賤?見微知著,在香港政府的眼中,貴賤之分,當下立見。





當權者有這樣的觀念...我覺得很可悲!

美妝粉底~ GOSH Velvet Touch Foundation Primer 及 Kanebo COFFRET D’OR

早2個月換了新的foundation及base,新的cream狀foundation好用又易推,厚薄較易控制。豈料,一試新粉底便有同事發現我轉了粉底,好一個眼利女子。同事說新粉底明顯較白兼自然,我也覺得效果蠻不錯,有人贊當然要推! 但足足磋跎了2個幾月才有時間寫,也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麼?

塗上有如初生嬰兒肌膚的GOSH Velvet Touch Foundation Primer (Anti-wrinkle effect)


首先激贊的是GOSH Velvet Touch Foundation Primer (Anti-wrinkle effect) 輕柔去皺完美底霜 (HK$188/ 30ml),塗在面上真的如絲柔滑,摸上去就像摸新生嬰兒幼嫩肌膚,不敢相信這是我的臉。說有蘆薈精華及植物萃取,gel狀的foundation primer塗在臉上卻好像有很微細的粉末,質地非常幼滑,容易推開而且貼服﹐能有效撫平細紋令肌膚細緻幼嫩。這個是較早前在屈臣氏見到有discount,印象中又好似看過這個產品的介紹,一試下大愛立買不慮。之後便一直用這個當作隔離霜,雖然作為開架貨來說又不能說它是便宜笑的產品,但平心而論質地很好,以這個價錢能有這樣高的質數還是很值得推介。每次見到GOSH Foundation Primer特價都大出血,絕對值得囤積1、2支在家。

其實上次屈臣氏做特價時(買2件85折),還想買GOSH的另一隻產品Velvet Touch Eye Primer輕柔亮麗眼部底霜(HK$98/ 15ml)的,可惜缺貨。因為鄙人眼睛附近很多細小很細小的乾紋,試用tester後即時撫平了手上的細紋,不含防腐劑及香料,減少刺激眼部肌膚。惟有等待有貨時再說~


************************************


單看只用剩半瓶就知每天也在用這foundation,真的很好用呢!

主角登場,新的foundation及base是Kanebo COFFRET D’OR Silky Lasting Gel Foundation UV SPF26 PA++ (color: BE-C) $350/25g及同系的Kanebo COFFRET D’OR Cover base UV SPF50+ PA+++ $280/25ml。雖說Silky Lasting Gel Foundation的名字叫gel,但實質為creamy的foundation。Creamy比liquid更易控制份量,厚薄全由自己話事,不會像liquid常常倒多了為了不浪費,結果變厚妝。有7種顏色適合不同膚色的美眉,化妝小姐說我的膚色偏白可選擇BE-B或BE-C,她說我應選BE-B但我覺得同BE-B對我來說好像白了點,所以選了跟膚色相近的BE-C。

同系Cover base UV SPF50+ PA+++ 是liquid質地水潤亦彷如絲質幼滑,只有1種顏色含遮瑕成份可修飾毛孔及膚色不均。這枝base雖然是要倒出來的但瓶口尖細,每次倒出來的份量也很少絕不過量。平常返工先塗GOSH的foundation primer, 再塗上薄薄一層的COFFRET D’OR base及foundation,再撲少少碎粉、掃少少胭脂。為免頸與臉出現鴛鴦色,我通常會在頸上少許base及撲少少碎粉以作調色,一個簡單又貼面的淡妝便完成。

這產品的設計是在寒冷乾燥的冬天使用,3、4月的忽冷忽熱的天氣當然無問題。即使酷熱如今年的5月天每日平均氣溫大概25-30度,塗在臉上亦不會太笠。使用後的4小時,只是眼部有少許出油(眼線化掉了),臉上卻沒有出油的情況。直至放工,除了眼部出少許油,臉上均沒有出油、溶妝及出乾紋的情況。對混合性皮膚亦有夠滋潤,是因為粉底有膠原蛋白保濕成份的關係。

《出軌的女人》




想看這部片子原本只單純的想看久休復出的夏文汐及吳家麗,及後看了預告片、影評及各主角的剖白,就覺得非看不可。電影上映時,已想要看,但奈何工時長,私事忙。電影落映了,還未有機會看,惟有等出DVD吧!又睇DVD…最近總是租DVD,難怪香港電影業這麼難振興。這部片一出DVD就趁假期租來看,看完,還以為自己在看〈迷Lost〉…完全get lost。

無論演員演技有幾好、如何賣力,亦彌補不了劇本的不濟。自問邏輯、表達能力差、組織薄弱,文章欠流暢自然不在話下,但差如鄙人亦覺得劇情不合理泛駁位多。說劇情寫實?我覺得似奇情片多點。大膽?一般做愛場面何大膽之有?而且全都有穿衣服呀! 意識大膽? Sorry,我唔覺得講女人的風流韻事算大膽,定係講一個心智未成熟的小朋友欣然接受爸爸媽媽都與同一個男人有不尋常關係算是大膽?痴線!

後半段由Josephine/JoJo(葉璇飾)接到亞Bill(陳偉霆飾)的電話,原來葉璇才是幕後主謀,那一刻開始劇情完全失控。原以為葉璇因為想取悅其暗戀對象萬太/冰冰/Alice(夏文汐飾)才帶她們去叫鴨,後來又揭發2人曾是戀人關係。又原來陳之所以咁勁,係因為有個孖生細佬亞Ben幫手做『替更』。葉電暈亞Ben,脫下大衣想強姦夏(原以為葉大衣內應是沒有穿衣,但葉不但有穿衣服,還是件黑色皮corset),夏對葉說:『我沒有改變你,你為何要改變我?』。還以為這裡說的「改變」是指「由直變攣」,但結局又揭發2人曾是戀人,仲要係有關係的戀人。根本夏是bisexual,咁改變是指什麼?何太司機(譚俊彥飾)暗戀何太/Pinky(吳嘉麗飾)多年,譚向吳表白時,吳稱﹕『個個都得係你唔得!』。個司機咁靚仔咁man點解唔得先?係咪應該鋪排一下同觀眾交代?陳偉霆殺葉璇的理由牽強無聊,現今外科整容技術倡明,臉上的2道傷痕磨完皮後又一條好漢,使唔使殺人?

劇情分支太多、太亂、太貪心,結果都吃力不討好。就好像將所有上等靚海鮮拿去燴飯,造了道鮑魚魚翅花膠海參生蠔象拔蚌油甘魚燴飯,整個燴飯或許尚算可口但味道混雜。拿上等靚海鮮去造燴飯,你說是不是嘥料?

惟一討好的角色是Josephine的老公黑白哥(杜汶澤飾),明知葉璇愛的是夏文汐仍對葉死心塌地;知道自己有早洩的毛病,大方的讓葉召男妓,還為她收拾爛攤子。這種無私的愛/奉獻,相信是所有女人的理想對象。我想Josephine是知道她對冰冰的愛猶如飛蛾撲火,但她能如此不顧一切的撲火,靠的都是黑白哥對她的愛令她堅持下去,沒有黑白哥是成就不了Josephine。3位女主角的演出恰如其分,不能說演活了角色,卻表達了她們在現實生活的條件限制下各人物對生活的期望、無奈及掙扎。即使角色行為稍有混亂,只因角色設定時已有所缺失,非戰之罪。

看至片末,聽到一首很悅耳的歌曲、熟悉的聲音,原來是林憶蓮最新的廣東歌<兩心花>,相信這是這90分鐘內最愉快的時光。







同日還租了《創戰記》Tron: Tegacy,ok,我不是geek迷亦沒有看過1982年的Tron。電影不但交代得不清不楚,而且故事內的跨國電子公司不是一直說internet嗎? 為什麼所謂Tron內的電子世界只是一部mainframe的資料,都沒有connect internet? 故事冗長又悶,真的悶得不想講了。



有女萬事足: Spay 前

雖然千個不願,萬個擔心,但還是替咏之預約了做Desex/Spay手術。原打算選擇溶線,免除要帶她回診所/拆線的不便,可是護士說這裡提供的大多數是拆線手術,因為醫生可以在拆線時檢視傷口是否癒合妥當,若有特殊原因亦可安排溶線。小貓於手術前的12個小時開始不準吃東西;手術前的3個小時開始不準飲水。若貓貓有攻擊性可考慮於手術前2-3天修剪指甲以免抓傷醫護人員。 貓女Cat Spay手術費為$550, 針藥費約$300(已包括cat collar),若本身已有collar可帶同前往,便會扣減collar的費用。

指甲已剪,已於晚上11時安排了特別宵夜(三才罐頭濕糧),吃光後進行全面禁食。好緊張,要祈求手術順順利利,咏之平安無事。




小咏之心愛的三才吞拿魚


若對貓咪絕育有任何疑問,參閱 Cat Society: 絕育小知識定能更深入了解。

食不知其味

早幾天與友人去了隆姐泰國菜館吃晚飯,友人一早排隊,故鄙人抵達時已經可入坐。點了蝦刺身、魚餅、鴨肉湯河及馬拉盞炒通菜,味道尚可,不過食味與成名時相距甚遠。雖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要排隊呢? 就饒了我吧! 可能由於成名久了,累積的客人多,慕名前來的就更多,出菜要更快,點菜前後不到15分鐘便上齊,再過幾分鐘連糖水椰汁西米露也上枱。亮點是,有位在門外排隊的女士發難不停大聲跟店員爭吵,爭吵的內容大致說有1張4人枱,有位女店員答應讓他們入坐,可是另一位女店員卻安排了讓2對2位的客人入坐。這位女士很不滿這樣的安排讓她要等下一張4人枱。既成事實,即使不停向該2位女店員申訴、抱怨也於是無補,難道要坐下了的4人站起來讓座給你?因我們的桌子靠近門口,她的高音真的極擾人。說真的,我很怕這種人,反正也吃得差不多,還是早走早着省得耳朵受罪。離開時,見到長長的人龍,若我們此時才到來的話肯定不會排隊等吃,因為這樣的食味不值得去排這人龍。

今天傍晚在家附近的小食店吃了燒賣,一串加價後卻變得比以往難吃多了的燒賣。雖然以往也不見得好吃,只可說一般魚味粉球…但現在每枚燒賣都經不停加熱,外皮已多次收縮只是一個無光澤兼「死實實」的粉球連魚味也欠奉,極難食! 街坊小店做的不是區外人而是街坊生意,即回流率很高。像我,回家前經常先吃點小食解饞。這樣的質素真的有人吃過後會再回去光顧嗎? 至少我不會,我跟自己說永不會再在那家店買小食吃。

我想說的是,一家食店靠食材的質素、食物的味道而建立口碑,之後光靠口碑招徠客人而忘了本。可能是老闆想賺更多,可能因為業主瘋狂加租,總之因為種種原因而只求賺錢忘了口碑的根本,好生意難以長久。而且可能因為要加速回本或賺更多錢,香港食店有個怪現象﹕經常會事先預備烹調好大量食物(即使該食材根本不該事先預備好),然後不停翻熱、翻熱再翻熱,廚師和店主均好像沒有味覺、沒感覺。食客只吃到烹調過咸、過老、硬梆梆的食物,哪裡還會再光顧? 但在其他地區又很少有這現象,小食店只會預先烹調少量食物,若售罄亦寧願讓客人稍等一會,所以食物的質素、味道也比在香港吃的好。

香港人,盤中飧,食不知味;蝸居,夜不能寐。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