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好友生日,照例相聚食飯,惜這年鄙人最怕的便是友聚。幸好,這次還有另一位舊友,不然我怕相對無言時,鄙人可能連不該說的都說了或因生怕講錯說話、說漏口風,整晚如坐針氈。雖說真正認識我的人都知這個可能性發生的機會率微乎其微,但我亦不願冒任何風險。即使是最親密的好友,為了讓她生活稱意不要自怨自憐、胡思亂想,也只好硬著頭皮把嘴巴封了為她保留些生存空間。同時亦為另一位好友 — 他,保留一些私隱。
「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這些話真的說不出口。分手的男女,如果分手後做不成朋友的話,敬請永遠不要向朋友打聽對方的近況。
人大了、經歷多了,總會世故的把話只說七分,或避重就輕的說,總之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坦誠相對。有時我會想﹕坦誠後,無法再相對的原因並不是無法再面對跟自己坦白的人,無法面對的人其實是自己。無法再坦然面對跟你坦白的人,是因為面對他就好像每分每秒提醒着我的不完美、我的缺憾;面對他又怕坦白的他再發現並直接指出我的不完美。
真相永遠是殘酷的,何不把殘酷的真相留在心裡好了。
「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這些話真的說不出口。分手的男女,如果分手後做不成朋友的話,敬請永遠不要向朋友打聽對方的近況。
人大了、經歷多了,總會世故的把話只說七分,或避重就輕的說,總之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坦誠相對。有時我會想﹕坦誠後,無法再相對的原因並不是無法再面對跟自己坦白的人,無法面對的人其實是自己。無法再坦然面對跟你坦白的人,是因為面對他就好像每分每秒提醒着我的不完美、我的缺憾;面對他又怕坦白的他再發現並直接指出我的不完美。
真相永遠是殘酷的,何不把殘酷的真相留在心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