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實不是發情後,便立即替小咏之安排了絕育手術,因為Dr. Ho說得對,絕育才是對貓咪負責任的、愛的表現。她發情時又不能交配,貓咪辛苦;發情時的叫聲很大很滋擾,僕人倆亦辛苦。
之之,我愛妳!
我要買Chanel Cream,我要買Chanel 胭脂!!! "抓狂"
初初其實不相信鄧小宇是男人,因為很難相信一個男人會如此了解女人,它的透徹度比女人更甚,但想深一層,一個觀察力強、敏感細膩的男人或許真的會比女人更了解女人,因為少了女人的感情用事、自我開脫,可以更客觀的打開天窗說亮話。
喜歡《穿Kenzo的女人》,但更喜愛這本少了錢瑪莉bitchy的《女人就是女人》。書名開宗明義就是談女人,談哪些女人? 就是鄧小宇感興趣的女人。書中前半部Fancy Palette是談對不同種類女人的看法,後半部Charming silhouette則有點像人物專訪/專題。看這本書就像看萬花筒,精彩的女人萬花筒,很多對女人的見解很到位,他的觀點與角度亦很獨到。難得的是即使他初初對被訪者有少少反感,最終仍能客觀的讓讀者知道被訪者的優點。單憑鄙人粗疏的文字委實不足以言明這本書的觀點有獨特、到位,故節錄了其中部份文章﹕
單身女性 (from Fancy Palette)
『但我只是說「幾乎」,如果我們的觀察能再精細、深入一點,我們不難察覺,她們氣餒高漲跋扈飛揚的背後,隱藏着一些不安的情緒。』
毒女人 (from Fancy Palette)
『如果怨的女人到了某一個年紀,仍不能安於現狀,或仍未能得到滿足,她們身上積聚的毒液就會開始發作,那時候她們便正式加入Poisonous Women的行列。 毒和怨不同,怨是消極的、被動的,它只是一種姿勢,怨的人凡是都提不起勁,沒有興趣去改變現狀,她們只是不快樂地接受生活上的種種苦悶。但毒則不同,基本上,毒女人都是積極的,她們是勁道十足的行動者。有一日當怨女人反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蠢、為什麼要默默地去接受不如意的現實時,她就已經變成毒婦。毒女人是不服氣的一群,她們要做些事情、要進攻、要全世界都知道她們是有能力的、她們是存在的。』
小小啟示 (from Charming silhouette)
『我仔細想,Linda Yin吸引人之處,並不是由於她去過地球上很多較obscure的地方;只要有夠的金錢和足夠的品味,任何人都可以做些令人羡慕的事情,將金錢tastefully spent絕非難事,但她叫人最欣賞的地方是她自然的態度,她完全沒有賣弄她的獨特,我覺得現在香港太多的人太想獨特,太想與別不同,太想高人一線了,但可惜這類人大部分都犯了一個頗嚴重、有時想起來也頗令人發噱的毛病,就是他們太渴望別人知道他們的獨特,於是很多時候,他們都愛有意無意地宣揚他們的uniqueness ,慌死收視率低,浪費了他們的心機、努力。
Linda說,要快樂地生活,最重要是自己要有一份appreciation of life。我覺得香港很多有錢的人買東西,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想給別人看,炫耀物質的價值,較高級的,則是炫耀自己的品味,他們未必真正喜歡或需要那些東西。但我可以肯定,Linda從來沒有想過要在別人面前表現些什麼,她做每件事都是希望能令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有人可能會說,遊埠、賽車、遊船河或打網球,都是有錢人的玩意,但我想講的,我想藉這篇文章傳達的訊息,不是金錢上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如果Linda Yin有更多金錢,她可能會做其他更多東西,如果她較貧窮,她又可能會做另外一些事,但最重要的是,在她能力範圍之內,她的確盡了她的力量和想像去豐富生命。』
黃韻詩訪問 (from Charming silhouette)
『鄧﹕撇開電視不談,其他的表演事業,如舞台、播音等等,你有興趣嗎? 黃﹕絕冇! 我只是做來賺錢,我是一個不喜歡工作的人,我做事賺大筆錢,然後就休息,等到把錢花光了,我又做過。你給我五元,我就做相等於五元的工作,我一定不會放盡,不會做夠十元給你,要不然你將來給我十元時,不是會覺得不值嗎?』
雖然作者談及的人物,有些鄙人根本不認識,但覺得她們有些氣質、言行舉止、魄力、內涵和對事物的想法是值得表揚讓更多人知道,是值得參考學習的。早些年經常想着我是誰? 為什麼生存在這世上? 我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近年則經常想到底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做得更好? 突破自我? 我又是一個合格的user嗎? 靈修與物質兩者間該怎平行? 看到各式各樣女人亦能以自己獨特形態自由自在地生活,心境平靜了。或許是我想得太多了,只要忠於自己,自己覺得舒適便可以。萬事萬物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對與錯,還是往常一樣隨遇而安。
誰說女人只是用水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