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 皮膚分析、保養撮要及底妝技巧


其實一直以來也很想正正式式去學化妝,因為沒有學過,如果勉強說有學過,只有2-3次的化妝talk1.5小時把整個妝容的步驟也示範一次,基本上聽完也不會記得。再加上那些買產品時BA小姐的簡單講解以及看雜誌的妝容示範,平常妝容就是靠這些零碎的資訊勉強完成。

也有想過去大牌舉辦的一對一(一位導師教一位學生)的化妝班,$900/4堂,4堂後學費的全數還可以買回品牌的化妝品,表面好像划算的。問題在於:每次的時間也配合不了,而且也怕會被硬鎖,每品牌通常只有幾款皇牌產品,總不會每件產品也合適、好用吧?本身已有選擇困難症,再被單對單硬鎖的話,我怕會把半條line的產品帶回家。又,人家不sell只讓你買幾佰蚊產品,舖租人工也賺不到,BA不用出糧咩?

幸好有朋友也想學化妝,其中1個明明讀過化妝証書的人居然跟菜鳥一起去學???她說替別人化妝,跟替自己化妝是2回事喎。又,另一個不是在工聯會上過美容化妝的短期課程? 學海無崖,於是2(自稱)略懂化妝的女子跟2個平常胡亂抹粉的菜鳥一起去上堂。課程是朋友找的,她之前是在這裡讀專業化妝課程,說導師及口碑也不錯,粗略看過課程大鋼,其實化妝要說的大致都差不多。4人便成班,即我們4個便夠人不用跟陌生人同堂,我可不想讓陌生人看到素顏的樣子。

Note to self:
日常/妝前護膚保養
護膚品不而太多,不然肌膚吸收太多便不上妝,打譬如:護膚後像約一杯半滿的水。

護膚的次序﹕
1.Toner: 用化妝棉輕輕拍打面部,拍至7成乾便應棄掉化妝棉。
2.精華素:應便用單一功能的精華素,切忌貪心選多功能的精華素,功能越多、功效越少。
3.eye cream:導師提醒必須要塗眼霜,心裡還在想﹕有人會不塗眼霜的嗎?竟然一起去的朋友中已有1人是不塗眼霜的!
4. lotion/ cream:上妝前而用水劑的lotion,肌膚較易吸收,份量約1-2泵,若塗lotion後感覺面上不乾爽即塗多了,可用面紙輕印再塗控油產品/BB Cream。


雙眼皮膠紙
若要貼雙眼皮膠紙,需要在底妝前先貼好才上底妝。導師因應我們4人不同的眼形分別教授,好正哦,之前上網/YouTube看片那些人所謂教...其實都是在講她自己而已,怎可能每人也跟她一樣呢?

原來我需要貼的位置只是很少很少,不能用現成剪好的膠紙,要用一卷卷自己剪的。導師推介3M的,暈,每朝已經很趕,還要自己剪,不如殺了我吧!


底妝




















工具:化妝海棉(桃紅色)、遮瑕掃、海棉/掃、(細)碎粉掃及(大)碎粉掃  *有部份工具尚未用到


化妝品:
修毛孔控油產品(gel狀、透明的):這種產品通常含重石油成份,卸妝時必須肯定徹底清潔,否則會阻塞毛孔。而 BB Cream(SPF) - BB Cream的控油及防曬功效已足夠,不用再另塗防曬產品。2者只需選用其中1種,沒必要同時使用。咦,咁用修毛孔控油gel不是沒有防曬嗎?現今的粉底液及碎粉99%都說有防曬成份,妝前真的不用刻意再塗防曬產品。除非星期日,不化妝又另計,現在我只是星期日或假期不化妝時才會塗防曬的。

粉底液:學校用的是MAC,我是用25。導師說選購粉底液時一定要試上面,不能貪方便在手背試了就算!可試在下巴側的臉頰試,試完即使顏色合適也不要立即買,因為粉底液上妝後相隔一會,可能會變色(變灰或變黃)。所以可在附近隨意逛逛,若發現沒變色,即該粉底適合,可以購買。

導師說其實粉底液開封後不能多於3個月,3個月後便開始因氧化而變黃/灰,質地也會慢慢改變的。咁...咁家裡很的都不能再用了,又各品牌都出30ml...我們一般化淡妝的OL 3個月根本沒可能用光的哦!然後未用完的粉底液又要送去堆填,好浪費!導師說,所以現在很多人也轉用tester。

底妝步驟﹕
1. 修毛孔控油產品(透明)﹕手指打圈塗,只需塗在出油的地方/ BB Cream(SPF)﹕ 1隻手指輕拍打。


2. 粉底液: 1-2放在手背上,化妝海棉尖打橫拎足夠粉底液,從臉中間開始向左右2邊推開、由上至下,推的時候記得稍微向上推/掃作拉提作用令面型更V


3. 遮瑕(面部): 揀選與肌膚色調相近的遮瑕膏,用遮瑕掃挑一點遮瑕膏放在手背上,用掃輕按在需要遮蓋在位置,然後再輕輕推開。原來我面上敏感性皮膚的紅印也要遮的,其實我從未用過遮瑕膏。
面上沒黑眼圈、沒眼袋、沒雀斑色斑,所以從沒買過退斑的美白精華及遮瑕膏。陪朋友去專櫃,這些退斑美白精華只點在色斑位置,份量少少竟然比全面用的普通美白精華貴多了!光買退斑的美白精華及遮瑕膏都花費不少,覺得自己不用花精神、時間及金錢在這方面實在感恩。雖然敏感皮膚,臉頰時時有紅印卻沒想過原來是要遮瑕膏遮蓋的。又怕煩,人又懶,不過今日是來學習的,所以也應該實習。


4. 遮瑕(黑眼圈/眼袋): 揀選與肌膚色調色橙色及少量眼圈的顏色在手背混合,再用掃輕按在黑眼圈/眼袋的位置 (*亞洲人面色偏黃,所以要加入橙色才與眼圈或眼袋顏色X合。)


5. 碎粉:       先用細碎粉掃尾取出適量的碎粉放在碎粉盒蓋或面紙上,再用細碎粉掃把碎粉TAP在剛剛塗上遮瑕膏的位置,然後再用大碎粉掃輕按全面,最後再由上至下快速打橫掃。

底妝基本完成,面部肌膚看上去很有光澤水潤,大愛!我有拍妝前/妝後照去比較,膚色一致之餘又很有光彩,開心2秒後諗,如果沒化妝也這樣就話開心啫。往後幾天早上也有按步驟來上妝,同事說現在上的妝手法比以往好看些。惟趁夏天初至,把去年收起來的Chanel Le Blanc粉底液找出來試用,試了2天...果真不能再用了(黙黙流淚)。因為質地已有一點點變稠,不易推開,而且好快浮粉。請問出一枝不控油又只能在夏天用,還是30ml的粉底...幹嗎?看來,又是時候買新粉底液了!



Andy Warhol 15 Minutes Eternal


上星期四終於趕及在Andy Warhol的展覽 ─ 『安廸·華荷:十五分鐘的永恆』完結前能一睹大師作品,展品亦包括大師珍藏的明星照片、家庭照,主要展品則根據創作年份排列,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類型及風格的作品,讓觀眾更了解大師的創作歷程。除了靜態的觀賞,活動室亦有動態的展品讓小朋友能參與其中,望更深刻體驗。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人像及動物塑膠彩、鋼印及絲印的展品。那純熟的作畫技巧及色彩的運用,人物或動物的個性、神韻、氣質都活靈活現,比拍照更能表現其獨特神緒。攪得友人與我也心癢癢想去學鋼印及絲印,好像很好玩的樣子。行動力強大的我,昨晚已然在家搜資料,發現原來Andy Warhol的官網 - the Warhol 有簡介及教學指南,又幾好喎,果然係Pop Arts。



About The Art:

Warhol started painting portraits on commission in the early 1960s. These works developed into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his career and were a main source of income in the 1970s. Many of his subjects were well known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circles, the art world and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t this time.
Andy Warhol began his commissioned portraits with a photo shoot using a Polaroid camera. The Polaroid afforded a very high contrast image that Warhol enlarged and transferred onto a silkscreen. Each portrait was “under painted” first. Warhol traced simple outlines of the photographic image onto the canvas and painted in shapes of color. Some portraits were painted in very slick, hard-edge styles whereas others had solid fields of color or more gestural brushwork. Once this initial painted layer was dry, he printed the photographic silkscreen image on top.


Read more at warhol.org: http://www.warhol.org/education/resourceslessons/Commissioned-

Portraits/#ixzz2PJfSrqtu

source from the Warhol


非常非常喜歡這幅《Princess Caroline of Monaco》(是次展出的是左邊橙色背景色配藍色眼影的版本),距離展品很遠便深深烙印在腦海中...驚為天人!!!



幸福是在另一個心情

在生氣時有人哄(自哄),開始洩氣時有人鼓勵(也要給自己大力打氣),覺得生活不順心時有人從另一角度給開解(要自我審查,抽走負能量可不容易呢!),多跟正能量強總笑看風雲的朋友交談。其實事物皆有兩面,視乎你揀用怎樣的心情、怎樣的想法去面對。

過年前訂的繪本,特地囑咐正月過後才送貨,同事問等這麼久不心急嗎?我比較喜歡用期待多於等待,能有令人期待的事情,本身已是美事一樁!



與其討厭下雨天,不如期待天空不再下雨及陽光的來臨;如其埋怨蛋糕怎麼這麼久還未出爐,不如滿心期待熱騰騰香噴噴新鮮出爐的斑蘭葉蛋糕!

『我喜歡親吻你的脖子,在你下廚的時候,好讓你慌了手腳!』

還有postcard送呢,可以跟朋友一起分享,sweet sweet sweet!

有時心情很爛,隨心打開繪本看幾頁,心情立即好轉起來。插畫生動有趣文字簡潔有力,傳遞的訊息也直接而深刻,心情壞時,我可沒力氣看幾佰字去消氣,繪本是最直接不過,小孩子也能明白。(對,我是個笨小孩)



《我等待》及《我喜歡親你》
作者:大衛卡利 (Davide Cali)
繪者:沙基布勒奇(Serge Bloch)
出版:米奇巴克有限公司